溫育德教授 ~仿生學研究室~ Arduino電容器使用CapacitiveSensor基於電容耦合的概念,通過電場在兩個導體之間轉移電荷。Arduino的兩個引腳,一個作為發送器,一個作為接收器。發送器引腳產生高頻方波信號,從而在其周圍產生交變電場,接收器引腳測量由於發送器引腳附近存在的動物引起的電場變化。電場改變的強弱與動物的導電度成正相關,而動物的導電度與動物的生理結構、生活習性、環境因子等有關。因此測量動物的導電度可以幫助了解動物的行為、生理、生態等特性,並可以應用在動物分類與動物感測等領域。這個電容式生物感應器,成本低,用途廣泛,是一個進行探究學習的合適工具。
鄭夢慈特聘教授~ME Lab 生物多媒體教育研究室 + 林宗岐教授 ~社會昆蟲研究室~ 研發遊戲式學習能提供擬真的虛擬情境融入學習活動讓學生盡情探究,在遊戲中實際體驗如何做科學(do science),模擬科學家建構與理解科學知識的歷程,因此,在近年來受到教育學者的普遍重視,逐漸成為新世代學習的新選項。 有鑑於此,本系鄭夢慈教授與林宗岐教授合作,共同發展一款名稱為《Anter 螞蟻研究所》之教育遊戲App。遊戲中讓學生學習辨識臺灣的26種螞蟻,並操弄不同變因推導出各種螞蟻的最佳生長條件,最後讓螞蟻與入侵紅火蟻對戰。透過遊戲歷程幫助學生理解螞蟻相關科學概念並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王妙媛副教授 ~分子醫學研究室~ 擁有多分化功能的人類間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簡稱MSCs)可自骨髓、脂肪、牙齒、臍帶、臍帶血、羊膜、胎盤…等組織中分離出來。 MSCs有自我增生、更新與分化為許多組織(成骨細胞、軟骨細胞、肌腱、心肌細胞、神經元和脂肪細胞及多種前驅細胞) 的能力,且能和別的組織嵌合,並具有低抗原性的特性,因此近年來MSCs在細胞治療、組織工程及再生醫學上的應用發展具有相當潛力 https://youtu.be/8uLf5eYqeJI 。
本系研究與師資包含生物五大界領域,動物,植物,真菌,原核,原生生物界,是國內具有完整生物學領域之生物相關科系,並具有頂尖生物科學教育師資,負責培育指導生物教師,科學展覽與生物能力競賽相關任務,因此五大界完整領域師資研究與生物科學教育為本系獨特特色,自民國61年成立至今,目前本系專任教師16名,研究室有:藻類資源工學研究室、社會昆蟲研究室、動物生態暨演化生物學研究室、酵母菌暨演化生態研究室、分子神經內分泌學研究室、分子生物研究室、仿生學研究室、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室、生物統計暨計算生物學研究室、多媒體生物教學研究室、認知與生物學習實驗室、微生物研究室、分子保健研究室、自由基生物學研究室、老藥癌用研究室等,這些研究室皆能充分發揮教學、研究之功能。
恭禧!!林宗岐 特聘教授~ 當選台灣昆蟲學會第二十三屆理事長 研究室研究計畫項目 // 台灣螞蟻系統分類與動物地理學研究 //螞蟻行為生態學研究 //外來有害螞蟻調查與防治技術 (無人機、火蟻偵測犬) //穿山甲與螞蟻保育計畫研究 //生物科學教育實作計畫 //環境部核定環境用藥藥效測試 //實驗室彰師大衍生新創公司安特爾科技 (國科會&經濟部價創計畫)
鄭夢慈特聘教授~ME Lab 生物多媒體教育研究室 ~ 謝欣妤 同學~ 2023年春天,我飛越太平洋來到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度過難以忘懷的交換生活。UCI課業繁重,我終日抱著書本和電腦沉浸在圖書館,咬牙完成無數作業、考試,甚至突破舒適圈在當地小學入班實習,得以看見美國課室高互動性且多元共融的樣貌。過程不斷自我懷疑,但被豐厚的學習資源環繞,教授在office hour不厭其煩解答我的問題,師長及同儕的溫暖話語,皆讓我感受到 「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物,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這趟旅程不只收穫了專業知識、教學經驗,也讓我看見自己不同的樣貌,滋養我心,帶著更多的力量回到家鄉扶持他人。
生物系之大學部與碩士班課程與畢業後跟產業間之鏈結
1.「農漁科技產業學域」、2.「生醫保健產業學域」 、 3.「生物教育師培學域」三產業學域
傅士峯教授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室~ DNA 甲基化在調節基因表達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染色體甲基化酶 (CMT) 蛋白家族是一種植物特異性 DNA 甲基轉移酶,可介導生長和發育。 本系傅士峯教授研究了沉默茄科圓葉菸草 CMT3/3-2 的影響該基因通過干擾自噬相關基因 NbBeclin 1 的表現對植物發育和自噬相關過程產生多效性影響。提出了NbCMT3 在植物生長發育中的調節功能的新作用模型。此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知名植物學期刊封面(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在 NbCMT3/3-2 沉默的莖中木質化的導管和纖維染成藍綠色。
1張鎧馪 計畫:機器學習用於 MALDI-TOF 質譜預測抗生素抗藥性 指導教授:劉儼毅
2李苡千 計畫:探討環境認知與關心程度對於科普閱讀歷程中之眼動行為的影響 指導教授:周文己
3王紹丞 計畫:不同敘事方式文本對於八年級學生環境意識與環境同理心之影響 指導教授:鄭夢慈
4王信懿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 計畫:分析海藻酸鈉融合臺灣原生酵母菌生物肥料對阿拉伯芥生長發育與其分子機制的影響 指導教授:周睿鈺
5紀仰謙 計畫:功能分析圓葉菸草自噬作用調控基因NbBeclin 1在防禦雙生病毒的分子機制 指導教授:傅士峰
6郭彥廷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計畫:突破神經科學界限的創新光遺傳學工具研發計畫:基於超靈敏光敏感蛋白質和軸突靶向序列的新型光遺傳學工具開發
賀彰師大生物系生物智慧計算實驗室
劉儼毅 老師指導之專題生 陳芝諺
錄取英國倫敦國王學院
「 King's college london, Biomedical and Molecular Science Research MSc (Full-time) programme
王瑋龍教授 ~藻類資源工學研究室~ 在淨零排碳趨勢下,海藻的發展與應用極受到人們的重視,海藻可以是海洋生態系中自然方式二氧化碳減量方法之一,也就是海洋藍碳。海藻能有效的使用二氧化碳的策略,是因為它具有碳濃縮機制(Carbon Concentration Mechanisms, CCMs)。這種透過自然方式減量的自然碳匯,其所產生的碳權逐漸受到喜歡。人類可以有計畫性發展海藻農場的種植,加上海藻可以快速培養、收穫,生長週期快,固碳能力實為可觀。
林宗岐教授 ~社會昆蟲研究室~ 研究團隊長期協助墾丁國家公園調查陸蟹分布熱區中世界百大害入侵生物長腳捷山蟻 (Anoplolepis gracilipes/ 俗稱:黃狂蟻、黃瘋蟻、Yellow crazy ant) 的入侵現況進行調查,並與台灣陸蟹研究專家劉烘昌博士合作利用陸蟹繁殖期降海釋幼母蟹數量的數據分析,發現長腳捷山蟻的入侵與陸蟹族群減少有著密切的關係,嚴重衝擊恆春半島本土陸蟹族群的生存,研究成果也已於六月發表於國際頂級SCI期刊科學報導 (Scientific Reports),而本次研究可説是東亞地區發現長腳捷山蟻入侵威脅陸蟹族群的首例。雖然有關單位在這幾年持續執行封路護蟹與設立生態保護區等措施,但是陸蟹的數量還是持續的減少。因此長腳捷山蟻的入侵是近年來陸蟹減少的主因。
1優惠: 上修碩士班課程「免收學分費 2優惠: 免除報考生物系碩班費用 3獎勵: 取得一項生物專業證照與論文期刊發表 4優質研究設施: 理院一館生物系館研究生室研讀座位使用 5獎學金: 凡錄取本校碩士班,於當學年度註冊入學,經各招生系所審核推薦,每碩士班獎勵名額以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之35%或至多五名為原則,每名核發獎勵金新台幣5萬元
生物系生二 總召安芹 懷萱 悉心規畫新生成長營 今年主題為""哩金BIO球""
新生成長營微生物系傳統活動也是學習的一部分 象徵生二同學服務的熱心 生一同學開心參加 這項活動將繼續傳承下去 導師 耐心陪伴同學 展開彰師生物的篇章
理學院大樓第一期(生物系館等)建案含實驗室及辦公室,仰賴專業團隊的規劃,才能促成本大樓順利興建,期待未來能提供理學院師生更為優良的教學、研究及學習環境,以提升招生及研究品質。新的生物系館將規劃有完善各領域 研究實驗室 系辦公室 系學會室 會議室 研究生室 上課研討室 動植物培養室 滅菌釜室 藥檢室等 理院一館相關連結
生物學系來自印度的TEEP學生張莫熙(Mohit)榮獲臺華獎(The MOE Taiwan Scholarship )殊榮,目前於周睿鈺老師實驗室攻讀國際學程碩士班。他表示,選擇進入彰化師大生物學系深造,是因為他深深感受到本系師長們在研究領域的專業實力與潛力。特別是在初次接觸到系上教授們的研究成果與討論後,他對這些結合創新與實踐的研究方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希望能在這樣的學術環境中不斷學習與成長。張莫熙認為,生物學系不僅提供了多元的研究資源,也讓他有機會參與跨文化的科學合作,為他的學術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關連結:https://www.ncue.edu.tw/p/406-1000-28723,r93.php?Lang=zh-tw
賴吉永副教授 ~微生物研究室~ 黑翅土白蟻(Odontotermes formosanus)是台灣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白蟻,也是台灣僅有的一種養菌白蟻。養菌白蟻具有農業行為,在地下的巢穴中用植物纖維建造菌圃來培養特殊的共生真菌,稱為蟻巢傘菌(Termitomyces spp.)。蟻巢傘菌替白蟻分解木頭,白蟻再取食蟻巢傘菌的菌絲。在夏季大雨過後蟻巢傘菌會從地下蟻巢長出子實體穿過土壤到達地表,發育成一種可以食用的野菇,稱為雞肉絲菇。新蟻巢的工蟻出外覓食時就將雞肉絲菇產生的擔孢子帶回巢內,由其中篩選出最適合分解木質纖維的新菌株。工蟻蒐集的樹木枯枝落葉從蕨類、裸子植物、草本植物到木本植物的各個部位都有,但是每一個蟻巢所能找到的植物種類和部位都不相同。在我們測試過的植物種類中,以竹子為材料時成功培養真菌的機會最高,這一些菌株和它們產生的酵素可以作為生質能燃料的生產原料。
彰化市香山步道東方公園導覽 ❊里山地景:介於城市、農田、森林的交界帶,擁有高生物多樣性。 早期為原始林,因先人開墾種植果樹(人為干擾),某些因素導致果樹荒廢 後,因原始地表有原本的種子,而慢慢長回,形成現在「次生林」的現況樣 態。 ❊人為開墾傷害了原始森林的狀態,但生態具有癒合能力,次生林即是癒合中 的森林樣貌。土地透過先鋒樹種,正在自然演替、自行療癒的恢復過程。 ❊在全球暖化的現在,次生林的保育也非常重要。 ❊目前香山生態園區中,有原始林、果園、次生林等植物生態。
感謝 李老師 大周老師
規劃與琇瑄及麗嘉助理們協助這次泰國農業大學交流晚宴
李奇英教授 ~分子神經內分泌研究室~ 多囊扁平蟹奴 (Polyascus planus) 是一種奇特的藤壺 (barnacle),以甲殼類動物為宿主,行寄生生活。其雌性幼蟲感染宿主後,於宿主體內營生,最終其生殖組織 (稱為外體;圖中之橘色組織) 自體內湧現出於宿主腹部。為了能成功地利用宿主,多囊扁平蟹奴透過影響宿主內分泌與免疫系統,進行多面向的宿主控制,包含寄生雌性化 (parasitic feminization),寄生不孕 (parasitic sterilization),免疫抑制 (immunosuppression),寄生不蛻殼 (parasitic an-ecdysis) (Chen H-Yet al., 2022, Front. Mar. Sci. 9:1073459)。
李奇英教授 ~分子神經內分泌研究室~ 阿黛利企鵝 (Pygoscelis adeliae) 為南極大陸海岸一種常見企鵝,牠們是全球分布最南方的海鳥之一。企鵝成鳥全身羽毛密佈,具有防水與防寒的功能,而雛鳥羽毛僅具防寒功能,不防水;因此一碰到雨,雛鳥易失溫凍死。所幸南極大陸極端乾燥,降雨量極低。然而近幾年因為氣候變遷,曾發生過罕見的降雨,造成雛鳥族群幾乎滅絕。攝於法屬南極領地 - 阿德萊德領地 (Terre Adélie) 之杜蒙–杜維爾 (Dumont d’Urville) 基地。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
電話: (04)7232105 #3405 傳真: (04)7211156
進德校區‧地址:500彰化市進德路一號
E-Mail:biology@gm.ncue.edu.tw
醫療院所資訊 2023 10 12 啟用